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

2010-04-15   来源:安全文化网    |   浏览:    评论: 0    收藏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

  有限空间作业:是指在密闭或半密闭的各类容器、贮罐、槽、地窑(沟)、下水道(回水廊道)、反应器(塔)、箱涵、大直径管道、除尘器、煤粉仓、粉矿仓、各种炉磨或其它狭窄的有限空间中的作业。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往往会由于对空间内存在的危险分辨不清楚,加之与外界无可靠的联络工具(有时会出现信号盲区),作业区域无安全通道或安全出口,紧急情况下又无法迅速撤离,在作业时容易发生缺氧窒息、中毒或爆炸、触电等事故,而且往往会产生因盲目施救而导致事故进一步扩大的严重后果。本文主要针对有限作业的安全管理要求进行了论述。

  关健词:有限空间作业 检修清理作业 安全管理

  一、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细分作业活动,针对每一个作业行为进行风险辨识,然后“一对一”地制订防范措施,在办理“三方确认单”或“检修清理作业安全措施审批表”的同时,增补办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审批表”和“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票”。

  检修作业人员应与生产人员做好安全交底,共同分析作业空间存在的危险或有害因素,要特别对设备状态、电源隔离等情况安全交底,要互相明确各自的安全责任范围。对分析可能存在有毒气体产生或缺氧的有限作业空间,要进行监测、分析,落实通风措施,向参加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确定作业时间和休息时间,轮换作业。在分析可能有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性粉尘的有限空间内作业时,应保持良好的通风,作业时要使用防爆型照明用具和电动工具。有限空间内部有机械装置时,机械装置的动力电源开关必须彻底断开并上锁,悬挂安全警示牌。工作结束,经确认安全后,方能开锁。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

  二、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过程进入容器等有限空间作业前,操作者必须检查容器(有限空间)内部空气是否有有毒气体和可燃性气体以及含氧浓度情况,确认安全后,方可进入作业;如果在容器内长时间作业,必须定期检验空间气体的变化情况。

  作业中断达1小时,再次恢复作业时,必须再次进行有限空间内空气检查,重新确认空间内的安全情况。由于在容器等有限空间作业环境条件较差,作业人员连续作业时间不宜太长,特别是在含一氧化碳气体的空间进行作业,必须实行交替作业。在金属容器等内部或湿度大的环境作业,使用便携式电动工具作业时,要接好地线,并采用不大于24V的安全电压。在潮湿的环境作业必须使用12V的安全电压。作业期间,外部必须设置专人监护,监护人员必须认真负责,与内部作业人员随时保持联系,不能离开监护地点。对各类容器、贮罐、槽等内部物质进行置换、清洗处理时,必须事先与有关人员联系,并设置安全警示牌。进入炉、磨等有限空间作业前,其外部的所有连接管道,必须全部切断,插入(插)盲板加以隔离,防止有害气体或物质窜入,在(插)盲板处设置标志。

  三、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结束 作业完毕后,必须确认内部作业人员全部撤出和无遗忘工具、器具、螺栓等物品。确认作业结束,作业人员向有关人员进行交底和通告作业结束,对“三方确认单”进行核销后,拆除各种警示标志。

  四、对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监护人的要求监护人必须有较强的责任心,熟悉作业区域的环境、工艺情况,能及时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监护人应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落实不好或安全措施不完善时,有权提出暂不进行作业。监护人应和作业人员拟定联络信号。在出入口处保持与作业人员的联系;发现异常,应及时制止作业,并立即采取救护措施。监护人应熟悉应急预案,掌握和熟练使用配备的应急救护设备、设施、报警装置等,并坚守岗位。监护人应携带“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审批表”,并负责保管相关记录。

  五、对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要求严格按照“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审批表”签署的任务、地点、时间作业。作业前应检查作业场所安全措施是否到位,不得冒险作业。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服装、防护器具和应急工具。熟悉应急预案,掌握报警联络方式。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