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钻井作业现场健康危害因素及预防

2015-03-02   作者:王晓红   |   浏览:    评论: 0    收藏
【摘要】陆上石油天然气钻井作业存在噪声、粉尘、硫化氢、环境温度、雷电等多种不良环境因素。本文在对五种不良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的防范和治理措施。  【关键词】陆上石油天然气钻井 健康危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

    【摘要】陆上石油天然气钻井作业存在噪声、粉尘、硫化氢、环境温度、雷电等多种不良环境因素。本文在对五种不良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的防范和治理措施。

  【关键词】陆上石油天然气钻井 健康危害因素 分析

  石油钻井行业因其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特点被列为高危行业。新中国陆上石油天然气钻井事业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各项生产技术和作业规程日臻成熟,人身伤亡、井喷等重大事故得到了有效遏制。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入人心和不断升华,操作者的身体健康被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可事实上,作业环境对人体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环境适宜,人就会进入较好的工作状态;反之,就会使人感到某些不适,甚至引发职业病。对于陆上石油天然气钻井行业而言,其野外施工、分布地域广、装备搬迁安装频繁,以及大量机械设备运转等特点,导致其存在噪声、粉尘、有毒有害气体、环境温度、雷电等多种不良因素的影响。本文在对石油天然气钻井过程中常见的五种不良健康危害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的防范和治理措施。

  1 噪声

  1.1 噪声的危害

  我国目前在用的石油钻机大部分为机械动力链传动,所用电力主要来自柴油发电机,钻井液的循环主要靠泥浆泵高压灌注,因此造成了噪声级别居高不下。生理学家认为,人耳长期受到噪声的刺激会发生听觉病变,造成暂时性或永久性损伤,甚至造成噪声性耳聋(表1)。

  噪声对人体的作用可分特异作用(对听觉系统)和非特异作用(对其他系统)两类。噪声的作用可表现为暂时性可恢复性效应和长期慢性病理损伤。

  1.1.1 特异的听觉系统影响

  长期接触强烈噪声后,听觉器官首先受到影响。噪声对听力的影响决定于噪声的强度和接触时间,听力的损伤开始多为生理性反应,严重时可发生病理改变。

  (1)生理性反应。短时间接触噪声,会感到刺耳、不适、耳鸣、听力下降,听阈可提高10-15dB(A),离开噪声环境后粉分钟即可恢复,称为听觉适应;较长时间接触强噪声,听力明显下降,听阈提高超过5dB(A),离开噪声环境后,需较长时间才能恢复,称为听觉疲劳。

  (2)病理性反应。在噪声性听觉疲劳的基础上,如果继续接触强噪声,则可发展为永久性听阈位移,听力不能完全恢复,内耳感音器官出现器质性退行性病变。根据受损部位和听力损失特点,又可分为听力操作和噪声性耳聋。

  1.1.2 非特异的其他系统影响

  (1)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症状,头痛、头晕、耳鸣、心悸、睡眠障碍、疲劳、易激怒等。

  (2)心血管系统。心率加快,血压有波动,心电图ST、T移位,呈缺血型改变。

  (3)消化系统。胃功能紊乱,食欲不振、消瘦。

  (4)内分泌系统。在70-80dB作用下,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而100dB噪声作用下,则肾上腺皮质功能减弱等现象。

  《工业企业噪场卫生标准》中对企业不同噪声级别下的每日工作日接触时间进行了具体规定。

  由上表(表2-表3)可以看出,钻井现场的噪声水平远远超过了国家规定的噪声卫生标准,钻井工人们每天在高噪声的环境下要进行8-12小时的时间作业。

  1.2 噪声的防控措施

  (1)定期聘请有资质的噪声检测机构定期分别对钻台、机房、钻井液循环罐区进行噪声监测,确定噪声级数,并将监测结果以书面形式(噪声危害公告牌)告知有关岗位人员。

  (2)控制在噪声危害场所员工的每日工作时间,及时组织倒班休息,促进听力恢复。

  (3)对在钻台、机房、发电房、泥浆循环罐工作的有关岗位人员进行上岗前和离岗前的职业健康体,并定期进行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体检,进行基础听力测定和定期跟踪听力测定。对于发生高频标准听阈位移的员工,以书面形式通知其本人,并及时作出岗位调整,以防听力永久性损害的发生。

  (4)对于在岗工作的有噪声危害的岗位工种,要为其提供不少于三种的、有足够声衰减值、佩戴舒适的护耳器,并定期进行听力保护培训、检查护耳器使用和维护情况,确保听力保护效果。

  (5)建立员工听力保护档案,按规定记录、分析和保存噪声暴露监测数据和听力测试资料。

  (6)加强钻井设备设施的维护,加强润滑,从而降低噪音声级。2 粉尘

  一个成年人每天大约需要19m3空气,以便从中取得所需的氧气。如果工人工作地点(又称作业点或工作区)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粉尘,那么在这种环境下工作的工人吸进肺部的粉尘就多。当吸入粉尘达到一定数量时,就能引起肺组织纤维化病变,使肺部组织逐渐硬化,失去正常的呼吸功能,发生尘肺病。在全国工业企业中,职业危害最严重的是粉尘危害。据1996年统计,尘肺病占全国职业病构成的61.8%,位列各种职业病之首。尘肺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是一种严重的职业性疾病。到目前为止,这种病在世界各国还没有很理想的治疗方法。现有治疗尘肺病的方法只能减轻尘肺病人的痛苦,延缓尘肺病的发展,而不能使肺组织已形成的纤维化病变消散。

  2.2 防尘的防控措施

  (1)由于钻井队在野外作业条件有限,唯一的防护方法是加强配制钻井液过程中的个人防护。为工作人员配备围裙,以及符合防尘标准的口罩等防护用品,并正确配带和使用,降低人吸入粉尘的可能性。

  (2)尽量使用机械配制泥浆,减少员工接触粉尘的时间和机会。

  (3)加强员工的职业健康培训,提高员工自我保护的意识,并加强监督检查。3 硫化氢

  3.1 硫化氢的危害

  按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组,硫化氢属二级危害毒物,即高度危害毒物。硫化氢(H2S)为无色气体,低尝试时有臭鸡蛋味,高尝试时可能有甜味,但它能使嗅觉迅速失灵。密度为1.19mg/cm3,熔点为-85。5℃,沸点为-60。4℃,自燃点为260℃,炸极限为4%-46%。易积聚在低洼处,易深于水、乙醇、汽油、煤油和源油,呈酸性反应。硫化氢是一种剧烈的神经毒物,主要由呼吸道进入。工业卫生容许浓度为10mg/ m3。空气中硫化氢浓度达到75mg/m3时可引起眼刺激症状,150mg/m3,可昏迷。浓度达1500-3000mg/m3可引起肺水肿,呼吸停止,在数分钟内致死。轻度急性中毒较常见的反应是眼刺痛、咳嗽,胸部紧迫等,经几小时或几天后可恢复。中度急性中毒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明显,有头痛、头晕、乏力、呕吐、共济失调等症状。重度急性中毒可发生“电击样”中毒,即几秒钟后突然痉挛性失去知觉,呼吸及心跳停止,如抢救不及时可造成死亡。慢性中毒:长期接触低浓度硫化氢,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偶见多神经炎。   3.2 硫化氢的防控措施

  严格按照SY/T6277-2005《含硫油气田硫化氢监测与人身安全防护规定》的要求,做到如下4点:

  (1)加强对含硫化氢环境中作业人员进行硫化氢监测技术和人身安全防护措施的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作业。

  (2)按标准配备正压呼吸器等人身防护设备,并定期检测。

  (3)配备、安装硫化氢检测报警仪等检测报警设备,并定期检查、校对。

  (4)加强岗位人员防硫化氢演练,提高应对硫化氢突发情况的实践能力。

  4 环境温度4.1 温度的危害

  人的正常体温在36―37度之间,最佳的环境温度应为20度左右。如果环境温度过低,容易产生冻伤;如果环境温度接近人的体温,人体的热量就不易散发,环境温度高于人的体温,人就会感觉得不舒服,甚至会中暑。

  4.2 高温中暑的防控措施

  (1)加强劳动生产的协调和组织,尽量避免在高温和烈日下进行长时间的劳动强度大的作业。

  (2)组织好防暑降温物资的供应。钻台要做到全天有绿豆汤供应,高温时段和设备搬安、下套管、甩钻具等特殊作业阶段供应冰水、冰棒等防暑饮品。

  (3)准备一定数量的防暑药品,以备职工中暑时进行紧急救治。

  5 雷电

  5.1 雷击的危害

  雷击事故是由自然界中正、负电荷形式的能量造成的事故。雷击分为直击雷、感应雷和球雷。当带电积云接近地面,与地面凸出物之间的电场强度达到空气的击穿强度时,所发生的激烈的放电现象,称为直击雷。其每一放电过程包含先导放电、主放电、余光三阶段。当带电积云守面凸出顶部的电荷失去束缚,高速传播形成高压冲击波。此冲击波由静电感应产生,具有雷电特征,称为静电感应雷。雷电放电时,雷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迅速变化的强磁场,在邻近的导体上感应出很高的电动势。该电动热具有雷电特征,称为电磁感应雷。雷电放电时产生的球状发生带电体称为球雷。球雷也可能造成多种危害。

  雷电放电具有电流大、电压高、冲击性强的特点。其能量释放出来可表现出极大的破坏力。雷击除可能毁坏设施和设备外,还可能伤及人、畜,引起火灾和爆炸,造成大规模停电等。因此,电力设施、建筑物、特别是有火灾和爆炸危险的建筑物,均需考虑防雷措施。造成重大人身伤亡和经济损失的黄岛油库火灾就是由雷击引起的。

  5.2 雷击的防控措施

  钻井施工多在空旷的野外,井架往往高于周围的树林和建筑,所以一旦有雷电发生,井架遭到雷击的可能性最大。虽然据检测钻井井架具有良好的接地效果,但当雷电发生时,井架将会在短时间拥有巨大的电压,并有巨大的电流通过,对于在钻台上工作的人而言,其危害程可想而知。

  5.2.1 室内预防雷击

  电视机在室外天线在雷雨天要与电视机脱离,而与接地线连接;雷雨天应关好门窗,防止球形雷窜入室内造成危害;雷暴时,人体最好离开可能传来雷电侵入波的线路和设备1.5m以上;拔掉电源插头;不要打电话;不要靠近室内的金属设备如暖气片、自来水管、下水管;尽量离开电源线、电话线、广播线,以防止这些线路和设备对人体的二次放电。另外,不要穿潮湿的衣服,不要靠近潮湿的墙壁。5.2.2 室外防雷击

  在钻台上配备高压绝缘手套、绝缘鞋;遇有雷电天气时,二层台井架工停止工作;落实钻井电气设备的接地措施。

  由以上几点可以看出,钻井作业中对操作人员健康危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我们的日常安全管理中绝不能忽视。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应当采取措施,为职工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在保护员工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员工的健康水平。现在可喜的是,许多企业的领导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正在为此积极地努力着,并且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我们坚信,职工的工作环境会越来越好,安全生产的形势也一定会越来越稳定。

  参考文献

  [1] 张新党. 浅谈清罐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管理[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1(03)

  [2] 徐志明. 刍议石油钻井工程项目风险识别及应对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2(01)

  [3] 吴梅香. 炼化企业装置检修期间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与控制[J].安全、健康和环境,2011(02)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