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提高矿工安全意识的两个手段

2005-12-12   来源:安全文化网    |   浏览:    评论: 0    收藏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     煤矿安全管理,主要是对人、设备和矿井自然环境的安全防护管理,其中对人的管理是核心,因为人的因素是主导、管理因素是关键、物的因素是基础、环境因素是条件。
    煤矿发生事故,除了环境和设备诱发的因素外,更多的是人为事故,即责任事故。要克服人为事故的发生,必须要运用安全心理学的原理,培养训练员工养成自我控制的素质,从而减少不安全行为的出现,避免事故的发生。
    因此在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中,应由事后追查为主转变为事前预防为主,按照人的心理规律和客观规律制定安全预防措施,引入和运用心理科学这个手段更好的为煤矿安全管理服务,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个全新的安全管理体系。
    从煤矿安全管理的角度来说,通过预测矿工的动机来培养提高矿工安全动机的行为主要有以下两个途径:
    ——强化目标的吸引力。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开展“百日安全无事故”和“安全生产月”活动,按工种不同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如对机械工种类开展“安全运转1000天”,对个人提出“安全标兵”、“十佳安全能手”、“安全红旗手”等等。值得一提的是推行的目标一定要有强度,对员工要产生吸引力,使人产生积极的、强烈的反应和情感。
    ——增强安全动机的外界压力。开展“安全家庭”、“安全帮教”活动,家属对矿工要做到“敲安全钟、吹安全风”、“亲友提安全希望”等,对矿工安全动机的形成有一定的促进效应。
    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是人,人又有心理活动,因此,在煤矿安全上运用心理学的原理,才能抓住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人及其心理,才能使安全工作做到有预见性和主动性,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使安全管理达到更加条理化、系统化、科学化,从而真正把安全生产纳入到科学的轨道。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