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火力发电厂安全性评价管理工作概述

2009-03-25   来源:安全文化网    |   浏览:    评论: 0    收藏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

  1 安全性评价管理的目标描述

  树立“实事求是,挑出毛病,弄清是非,有错必改”的理念。只有实事求是找出问题,搞清原由并进行整改,才能达到安全性评价超前发现和消除导致事故的危险隐患的目的,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提高安全水平。

  安全性评价管理的目标是确认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实现人、机、环境和管理四者之间的优化匹配,实现对事故的超前控制,寻求最低的事故发生率,最少的事故损失以及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2 安全性评价管理的主要做法

  2.1 安全性评价管理工作的流程

  2.1.1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合理分工

  安全性评价工作涉及企业安全生产活动的方方面面,如何协调好部门之间、专业之间等多方面的关系尤为重要。只有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协调指导,才能保证企业安全性评价工作健康和深入的开展。

  安全性评价组织机构包括3个部分:

  (1)安全性评价领导小组;

  (2)安全性评价办公室;

  (3)安全性评价专业小组。

  安全性评价领导小组是企业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的组织领导机构,主要职责包括:领导、组织和协调本企业开展的安全性评价工作;妥善解决评价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根据专家意见,组织制定整改措施并督促整改措施的落实。

  安全性评价办公室是企业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的日常机构,主要职责包括:负责安全性评价的日常工作;负责检查督促、分析解决安全性评价中出现的问题;指导安全性评价工作按实施方案正常有序地开展。

  安全性评价专业小组可分为:锅炉设备、汽机设备、电气一次设备、电气二次及通信和计算机监控、热工保护、化学设备及燃煤和燃油系统、劳动安全和作业环境、安全管理等8个小组。安全性评价专业小组的职责包括:查评安全性评价工作中的专业技术质量,解决专业问题,监督整改措施的可行性等技术问题;对评价项目依据的准确性、数据的正确性、专业技术的科学性负责。

  2.1.2 发放并组织动员学习文件和查评依据,资料收集准备

  向各级干部及全体职工发放并组织动员学习文件和查评依据,做好宣传教育,使广大干部职工了解安全性评价的目的、方法以及评价工作的开展进度安排,减少干部、工人可能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和厌烦情绪,在检查中做到主动、积极、深入、翔实地进行检查并提出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

  设备统计分类及资料收集是安全性评价必须完成的准备工作,其目的是将需要评价的生产设备的规格、台数、生产厂家等数据进行统计;对要评价的生产设备的技术说明、计划检修报告、维护记录、试验数据等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为正式开展查评工作作好充分的准备。收集资料应包括设备的技术说明书、设备的产品合格证、设备大修报告、设备维修报告、设备的试验数据、设备缺陷记录等。

  安全管理资料收集的内容包括:上级颁发的安全生产文件、规定、标准、责任制度以及规定、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例如:安全活动记录、安全分折会记录、安全网例会记录、“两措”计划和管理办法及检查考核记录、责任制度、培训制度、防火制度、特种作业持证上岗资料等。

  2.1.3 评价项目层层分解

  按照《火力发电厂安全性评价》的内容逐条进行分解,将评价项目落实到各个职能部门、车间和生产班组。安全性评价办公室按专业分工将查评项目分解到相关职能部门和车间,明确各自的查评项目。职能部室和车间再按照专业分工将查评项目分解到各生产班组,明确班组应查评的项目。

  为避免项目分解中出现项目分解不到位、不准确、甚至漏项等问题,自查过程必须按照班组——职能部室和车间——专业小组的步骤逐级查评。

  2.1.4 对照标准进行逐级查评

  自我查评也称自我诊断,是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关键环节,也是安全性评价工作的重要实施步骤。首先,由班组长召集工作人员,对本专业的项目进行对照检查和评价,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登记在专用登记表上,然后职能部门及车间在班组检查基础上,进行查评并填表,班组、职能部室及车间对发现的问题在找出原因后要及时进行整改,做到边查边改。然后,专业小组在评价组领导成员的带领下进行查评,以标准、规范等有关法规为依据,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隐患和薄弱环节。

  专业小组查评前要制定查评活动的具体计划,提出车间、科室及班组应提供的有关材料,在职能部门和车间查评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查看设备系统,查阅技术资料。在评过程中随时将查评结果或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

  2.1.5 制定整改措施,编制和汇总工作报告

  安全性评价的最终目的是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确认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以防止事故的发生。因此,制定整改措施是安全性评价工作的落脚点。

  《安全性评价工作报告》是安全性评价查评结果的文字记录,编制和填写必须严肃认真。安全性评价工作报告由安全性评价办公室完成,对职能部门、车间上报的自检报表进行汇总整理,按生产设备、劳动安全和作业环境、安全管理三大部分分项编制报表,逐项注明整改措施、整改落实人、整改时间。

  对发现的重大隐患必须制定整改措施,落实项目责任人和整改时间。对公司确实解决不了的重大隐患,一般采取调研的方式,提出专题报告,进行可行性研究,然后报上级主管部门。对发现的隐患或薄弱环节,特别是重大隐患,经整理和确认后,由安全性评价领导小组召开工作会议,逐条(项)按“责任人、整改要求、完成时间”三要素原则进人闭环管理。整改工作要与公司的年度工作计划、机组大小修计划、技术改造计划、反措、安措计划等有机结合”。整个阶段以3个月、6个月、最长不超过1年为周期比较适宜。

  《安全性评价工作报告》中应包括整个评价工作安排、评价依据、定量评价、定性评价,并附有:安全性评价结果明细表、安全性评价总评表、安全性评价查评扣分记录、安全性评价项目检查发现问题及整改措施、安全性评价项目检查发现重大问题及整改措施或专题报告。

  2.2 确保流程正常运行的人力资源保证

  为了确保安全性评价正常运行,安全性评价领导小组组长必须由公司安全第一责任人担任,副组长由公司主管生产副职或总工程师担任,小组成员由各职能部室主管领导担任。

  安全性评价办公室主任由安全监察部门的负责人担任,成员由安全监察部门或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安全性评价专业小组是企业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必不可少的技术专业组织,由组长和若干成员构成。组长一般由生产技术部门或安全监察部门的负责人担任,成员由生产技术部门和安全监察部门以及各车间的专工组成,同时抽调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参加。

  2.3 保证流程正常运行的专业管理的绩效考核与控制

  为保证检查中人人做到积极主动,深入翔实地进行检查和提出客观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对评价结果不能搞横向比较,采用“三不挂钩”原则,即评价结果不与奖金挂钩、不与评比挂钩、不与领导班子也绩挂钩。但为了保证查出问题整改措施落实到位,对整改情况要“三挂钩”,即整改措施落实情况与奖金挂钩、与评比挂钩、与领导班子的业绩挂钩。

  2.4 主管单位查评及第3方机构查评
 
  安全性评价自查难免受到主观思想及查评人员素质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从而造成有些隐患、问题不能被发现或被忽视,因此通过主管上级单位或第3方机构进行查评,帮助企业查找危险因素、分析问题、协助制定整改措施,使整个安全性评价工作更具实效。

  为做好主管上级单位或第3方机构查评,首先通过对自查整改项目进行阶段性总结,实事求是地写出自评总结报告,把整改后尚未解决的项目和问题分类列出,以方便专家查评组的工作。同时选派熟悉专业、素质较好的人员,作为安全专家组评价时的对口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对专家提出的问题能随时给予答复确认,能及时提供所需的资料,积极协助专家组顺利进行评价。并且在配合工作过程中,适时就疑难问题与专家进行交流和咨询,并对专家提出的意见和问题作好记录。提前布置整政工作,巩固和扩展安全性评价的成果。

  3 评估与改进

  3.1 安全性评价管理的评估方法

  安全性评价管理的评估方法,一种是对安全性评价管理工作整改完成情况评估,主要通过整改完成率来体现;另一种是对安全性评价管理工作开展实效进行评估,通过整改,排除减少系统危险因素,安全生产形势应当有所改善和提高,事故率应有所下降。

  3.2 安全性评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为确保安全性评价整改工作的落实,目前对安全性评价整改过程的监督,主要是通过季节性安全大检查以及各类安全大检查中进行,这样无形中增加了整改监督周期,因此针对此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一定要把整改项目列入部门的月度工作计划中;

  (2)建立计划实施的跟踪检查、考核制度,将每个整改项目纳入到闭环管理之中;

  (3)职能部室应经常对整改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必要时召开专业会议进行研究讨论,使整改工作始终以整改计划为主线,确保整改过程顺利进行,并保证整改项目的质量。

  安全性评价工作是一项“挑毛病的工作”,因此,专业小组人员必须符合要求,同时还要克服等待观望、依赖上级、应付了事等不良的倾向。领导要坚持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制定一系列的政策,使得安全性评价工作得以健康顺利地开展。

  3.3 改进方向

  随着电力工业飞速发展,现代化的大电网日益扩大,高参数的大机组不断涌现,科学的管理手段广泛采用,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工具,如:计算机系统,开发适用于企业安全信息管理、安全评价诊断,以及安全评价的计算机辅助系统,为科学化提供手段,为网络化提供基础。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