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安全行车“六忌”

2011-08-22   来源:山东省郓城县黄河河务局    |   浏览:    评论: 0    收藏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逐步成为人类的代步工具。汽车的发展,给社会以及人民生活提供便捷、快乐的同时,若不能很好的驾驭使用它,也可能给人类造成终生的痛苦和不可挽回的损失。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全球交通事故平均每小时约有75人丧生,约有2000人受伤住院,数字触目惊心。因此分析驾驶员造成事故原因,研究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减少或避免事故的发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平时一旦发生了交通事故往往想到的是违章驾驶,超速行驶,酒后开车或疲劳开车等。其实,驾驶员的心理素质与道路交通事故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保证行车安全,在驾驶车辆过程中,驾驶员一定要忌六种心理。

  一忌侥幸心理。侥幸心理是指驾驶员在行车中,自我意识、安全意识、自我控制能力的减弱,处理情况无所顾忌,幻想成功的心理意识。这类驾驶员大多所驾驶的车辆车况较好,技术比较娴熟,曾有过转危为安的经历,致使开起车来马虎凑合,侥幸心理至上,处理问题时总是往好处想,违章超车、会车,超载,违章操作、违章行车,自认为都不会出问题。正是这种心理作用,导致了车辆事故的发生。

  二忌快车心理。十次车祸九次快,开快车是发生车祸的最危险因素之一。车速过快,往往会导致驾驶员的思维判断跟不上行车情况、路况的变化,错乱了操作反映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造成驾驶员开快车的因素较多,主要有:1、有些驾驶员认为开车多年,有一定的驾驶经验,认为开快车不会有什么危险。2、有些驾驶员因公因私有急事要办,造成快车赶路。3、有些年轻驾驶员,认为自己年轻,在体力和脑力等综合精力方面有优势,开快车不会出问题等等。其实这些都是开快车出现事故的隐患心理。

  三忌自信心理。自信心理是指驾驶员盲目自信,导致对行车状况判断把握不准,是交通肇事者的一种普遍心理特征。此类驾驶员原来多是小心谨慎的,无论多远的路程,多险要的路段,都能集中驾驶,安全过关,久而久之就产生了麻痹思想,过于相信自己,过高的估计自己的驾驶水平,过低判断了道路的复杂性和危险性,往往易发生道路交通事故。

  四忌报复心理。报复心理在某些驾驶员身上表现的比较强烈,自控能力显得比较脆弱。比如行车中路上遇到不讲道理的行人和自行车、电瓶车等等,多次鸣笛对方不理,气从肝来,便想报复。再比如行车中因超车等原因与同方向行驶的车辆造成怄气,就想斗气报复。产生报复心理的原因,一是有些驾驶员心胸狭窄,缺乏职业道德修养,素质较低。二是有些驾驶员争强好胜,出现点小摩擦谁也不让谁,其实这都是很危险的,也是事故的苗头。

  五忌霸气自胜心理。这种驾驶员争强好胜,自胜心强,我行我素,在行车中见坑就绕,见空就钻,想拐就拐,无所适从,不按交通规章行车,自认为自己是老大,不顾及他人车辆,目中无人,这种驾驶员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六忌迷信心理。这类驾驶员属于传统型,受封建迷信的影响较深,认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听凭天意的安排,把自己的行车安全与否视为天意,不讲究科学,平时不注意学习交通法律法规,安全意识淡薄,又不加强技术内功的锻炼。出了交通事故,小事不总结,大事不能汲取教训,导致事故的再次发生。

  综上所述,这六种心理应在安全行车中切忌,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心理状态的调整,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来预防事故的发生。一是车辆管理人员应经常对驾驶员进行安全意识、职业道德教育,有条件的对其经常培训,来提高驾驶员的心理素质和心智技能。平时的业余学习要有重点的安排安全知识、道路交通法律法规的学习。二是驾驶员一定要遵章守规,时刻牢记安全行车。三是驾驶员要按照要求对车辆给予保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四是车辆管理人员要熟知每一部车的状况,同时要了解每一位驾驶员的心理动态,防止驾驶员开带病车,斗气车,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