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公共安全科技发展规划的战略研究(二)

2007-11-21   来源:安全文化网    |   浏览:    评论: 0    收藏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   (十一)重点领域和重大技术
  
  1把发展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优先位置,下决心解决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
  
  2以获取自主知识产权为中心,抢占信息技术战略制高点,大幅度提高我国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3大幅度增加对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的支持力度,为保障食物安全、优化农产品结构、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科技支撑
  
  4以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的集成创新为核心,大幅度提高重大装备和产品制造的自主创新能力
  
  5加快发展空天技术和海洋技术,拓展未来发展空间,保障国防安全,维护国家战略利益
  
  6加强多种技术的综合集成,发展城市和城镇化技术;现代综合交通技术;公共安全预测、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技术,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保证公共安全。
  
  (十二)重点任务
  
  1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优化配置全社会科技资源,创造科技产业化良好环境,为全面提高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2深化改革,构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新型国家创新体系
  
  3强化国家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为全社会科技创新与产业化活动提供有效支持
  
  4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加速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
  
  (十三)重大措施与政策建议
  
  1建立以企业为核心、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2构建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
  
  3建立科学技术研究与高等教育紧密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
  
  4增加国家科技投入,提高科技投入效率
  
  5造就良好环境,培养和凝聚高层次优秀人才
  
  6改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实现科技资源共享
  
  7加强科技宏观管理,整合国家创新资源
  
  8积极扩大国际合作,广泛利用全球科技资源
  
  9发挥区域优势,构建富有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
  
  10提高全民科技素质,培育创新文化和全社会创新精神
  
  二、公共安全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公共安全领域是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强化公共安全科技创新有力保障国民安全和社会稳定
  
  (一)战略研究:我国公共安全现状
  
  (1)涉及生产安全、食品安全、防灾减灾、核安全、火灾爆炸、社会安全、突发事件与反恐防恐、出入境检验检疫及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重点场所安全保障等重大问题。
  
  (2)每年由公共安全问题造成的非正常死亡超过20万人,伤残超过300万人。
  
  (3)每年由公共安全问题造成的损失超过GDP总量的5%。
  
  (二)总体考虑
  
  未来国家公共安全的保障体系:
  
  1基础设施方面的保障(如,公共安全信息化技术与装备等)
  
  2管理(体制、机制与法制)方面的保障
  
  3管理与科技专用人才培养体系与全民公共安全教育方面的保障
  
  4强大的公共安全科技支撑方面的保障
  
  公共安全科技支撑:
  
  (1)以科技创新为中心,按重大和重点项目促进公共安全技术的自主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
  
  (2)建立强大的公共安全研究开发与测试基地;
  
  (3)研究促进公共安全自身发展的创新机制,实现以政府为主导的,政府、企业和科研单位协调互动、良性循环的持续发展——举例:保险与公共安全结合的机制
  
  (4)自我发展态势。——举例:美国国土安全部与企业结合的机制
  
  (三)公共安全总体框架
  
  1安全类型
  
  生产安全食品安全防灾减灾社会安全与反恐防恐核安全火灾与爆炸国境检验检疫
  
  2体系
  
  理论体系技术创新与标准研究与测试基地学科与人才培训体系科技支撑体系和产业链
  
  (四)共安全科技创新体系
  
  实现公共安全有效防控、科学预测与高效应急,是新时期我国公共安全科技保障体系建设的核心。
  
  基于对公共安全问题复杂机理和规律的科学预测,发展以现代高技术集成创新为主的信息化与智能化预防监控、快速反应和应急决策技术,是公共安全科技创新的重点。
  
  (五)总体目标
  
  实现公共安全从被动应付型向主动保障型、从传统经验型向现代高科技型的战略转变,全面提升国家抗御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六)未来15年公共安全科技发展总体目标
  
  面向国家公共安全重大需求,瞄准世界公共安全科技前沿,实现公共安全科学理论、方法学及预测、预防、预警与应急管理等关键技术及其集成的持续创新;
  
  研究建立实时和精确识别、定位的国家公共安全立体监测监控系统;
  
  建立公共安全技术平台、研究及测试基地、数据库和技术标准体系、学科和人才培养体系,形成公共安全关键特种装备与专用设备的自主开发能力;
  
  提高全社会的公共安全意识和整体水平,使公共安全问题造成的国民经济损失占GDP比例接近中等发达国家同期水平。
  
  (七)未来5年的阶段目标
  
  初步建成国家公共安全保障、预警和应急技术平台,实施阶段性示范工程;
  
  初步构建公共安全科学基础理论体系,建立公共安全检测、风险辨识评价、监测、预测、预防、预警、应急反应与决策等关键技术体系;
  
  建立一批公共安全综合性和专业化的研究基地和实验室,初步形成公共安全关键特种装备与专用设备的自主开发能力;
  
  建立公共安全学科和人才培养体系。
  
  基本扭转公共安全的被动局面,犯罪率明显上升趋势得以遏止,特大事故次数明显下降,自然灾害影响大幅度降低,食品污染比例降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控制外来生物入侵、有毒有害物质及化学危险品入侵上升势头;全社会公共安全素养和整体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