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人身伤害、误操作事故发生,往往都是由违章作业引起的,人的因素是主要原因。只有以“人”为本反违章,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才能有效预防事故发生,只有杜绝违章,才能确保企业安全生产。
最近,笔者到部分基层班组调研发现,当前基层班组一线职工违章的几种倾向:一是“不重视”。尽管再三强调“安全”,但在实际工作中,还是忽视安全;二是“与己无关”。认为安全与我无关,看到别人违章不纠正、不检举、不汇报;三是“自我表现”。认为自己有经验,以老办法、老习惯去对待工作,盲目操作违章;四是“侥幸麻痹”。图方便省事,违章蛮干;五是“愚昧冒险”。部分职工工作中不讲科学,特别是在抢修工作中感情用事,忽视安全措施的落实,冒险作业;六是“逆反”的心理。有的职工与班组长或其他班组人员发生矛盾时,产生逆反心理。形成了要他这样做,他非要那样干,顶牛蛮干;七是“反常”的心态。有的工作人员因社会、家庭和个人生理等原因,情绪受到影响,工作时注意力分散,容易发生“人体差错”;八是“从众”的心理。人有随众性,在作业现场如有人不遵守《安规》等规章制度,又未受到及时制止,马上就会有人跟着干。
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人”为本反违章,必须控制好以下人员:一是不考虑后果的“大胆人”;二是冒险蛮干的“危险人”;三是冒失莽撞的“勇敢人”;四是盲目听从指挥的“糊涂人”;五是吊儿郎当的“马虎人”;六是投机取巧的“大能人”;七是凑和的“懒怠人”;八是委曲满腹的“气愤人”;九是难事缠身的“忧愁人”;十是急于求成的“草率人”;十一是心神不定的“心烦人”;十二是单纯追求任务、指标的“效益人”;十三是休息不好、身体欠佳的“疲惫人”;十四是变化工种岗位的“改行人”;十五是初来乍到的“新工人”;十六是心余力亏的“老工人”。以上16种人员是容易导致违章行为的人,也是容易出事故的人。
但愿我们的各级管理者坚持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安全管理观,及时转换脑筋,认真学习安全管理知识,在以“人”为本反违章活动中,要时刻抓住“人”这个因素,根据不同对象,采取“以人为本、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控制职工违章行为,认真做好事故的预测预防。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上一篇:年终“冲刺”勿忘安全
下一篇:对待违章者要“罚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