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来到这个美丽的地球上,都是幸运的。短短的一生间,只要生命不息,都可以尽情享受到新鲜的空气、温暖的阳光,享受到亲人的关爱、子女的孝敬,享受到日新月异的生活,憧憬一个又一个美好的希望。但是,非常痛心的是,多少年来,我们钻井行业一个又一个的事故夺去了多少鲜活强壮的生命,每一个宝贵生命的离去,都是一个家庭永远痛苦与沉重生活的开始。一个男人走了,他年轻的妻子从此被人们称为寡妇,他幼稚的孩子从此失去父爱,他年迈的父母从此失去依靠,这岂是多少金钱可以弥补得了的。
纵观这些夺走无数生命的事故,有几起不是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酿成的恶果呢?正如我们所熟悉的“3.26”、“5.26”、“5.12”、“6.10”等事故,有几起不是对我们漠视生命、追求一时利益的惩戒呢?我从不相信,那些危险、那些隐患大家都会看不到,大家都没有办法处理好。那么,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现象存在呢?其根本原因,是已经习惯了的潜意识违章行为,可能不直接引发安全事故,但对减少安全隐患、防止事故的发生有阻碍作用。有一些职工群众的说法颇有“代表性”:“我们平时就是这么干的,真的,一点事也没有。”这样的话语让人深思,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大家已经形成了一种定式思维,以为这样做没问题,可是一旦问题发生了,就图省事、怕麻烦、不按章办事会慢慢养成习惯。当习惯成自然后,习惯性违章就成了正常操作,从而成为日常工作中的隐患。
对安全教育的忽视心理。安全教育对从事器材行业人员是件必不可少的事,但是有的管理人员和员工却不在意。认为器材管理工作是简单劳动,受不受安全教育不重要。这种心理只要存在就会对搞好安全教育产生负面影响。对安全教育的厌倦心理。造成这种原因,一是安全教育没有新内容。二是会议形式没有新变化,而且安全会议往往形式单调,安全学习只是念念文件,尤其在安全事故分析时,对人不对事的讨论现象时有发生。三是管理人员的举止形态、说话语气欠妥,会使员工对安全教育产生厌倦心理。对安全活动的应付心理。有的员工认为只要工作中小心一点,事故就不会发生在我身上。参加班组安全活动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但不参加安全活动却面临考核,心灵深处并不想参加安全活动,所以活动中对内容并不关心,有的安全活动组织者专业知识缺乏,讲话内容粗浅,员工自然要产生应付心理。对安全管理的逆反心理。员工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一是对员工的“三违”行为处理失当。例如:不能坚持原则,讲关系和讲情面的情况存在。随意性大,对相关责任人处理不平衡等行为,使员工对部分安全管理人员产生反感,产生对立情绪。二是对员工的违章行为以罚代教,员工违章了,不对员工进行说服教育,没有使员工从道理上明白为什么要搞好安全,只是一罚了事,使员工产生逆反心理。
事故的教训是惨痛的,在我们接受事实教训的同时,更应该思考一下:为什么安全是每年的工作重点,年年抓,日日学还能出现一些悲惨的事故。我们损失的不单单是员工的生命和企业的利益,也失去了员工对工作的热情,没有热情的团队如何能很好的完成工作。安全工作是一个缓慢长久的工作,只有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才能体会到它的重要性。我们应该针对不同的岗位,不断强化个人岗位专业知识,使员工能及时地分辨出安全风险,同时设立更加完善合理的制度,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凝聚力,设立有效的奖惩制度,加大安全的重要性,多树立基层一线的安全典型,使安全以点的形式结成一片遮天的安全大网。
安全是天,安全与企业和个人的利益是紧密相连的,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安全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可那远远少于一起安全事故给企业和个人造成的损害。严格遵守岗位职责和集团公司《反违章六条禁令》是保证安全的前提条件,良好的理论知识是安全生产的有力保障,理论知识的学习能使员工了解设备以及所处岗位的运行机制,结合实践能深刻的让员工明白安全是可以有效执行的,安全事故是可以提早预防的。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这句企业随处可见的标语我们天天见,它的含义直观易懂,可我们又有几人把它真正运用到工作生活中。安全需要我们每个人去关心爱护,它如同一个精美的瓷娃娃,我们的一个小小的失误带给它的将是无法挽回的灾难,给我们留下的是久久的遗憾。更正广大员工的安全意识,应从最基本做起,以班组为单位,设立轮流式安全岗,结合STOP卡制度,让每个员工都参与安全管理,并从政策上予以支持,使安全工作成为全员参与的活动。对于常见性违章,习惯性违章制表公示,潜移默化中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把安全当作生活工作的一部份。结合近几年,中石油从上到下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以及自己在学习:蒋洁敏总经理来川渝视察抗震救灾情况时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安全为天”的要求。廖永远副总经理在听取川庆钻探公司“5•.26”进行诫勉谈话时的讲话等各类文件资料,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我认为要充分体现“安全为天”的理念,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搞好安全生产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生产的实践经验表明要保护职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从根本上搞好安全生产。搞好安全生产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操作技能,此时此刻,我更加深刻的感受到“安全”的重要性。
企业成于安全,败于事故。任何一起事故对企业都是一种不可挽回的损失,对家庭、个人更是造成无法弥补的伤痛。安全意识应始终牢牢扎根在每个人的心中,让大家知道若责任心不到位就会酿成事故,正确认识到安全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一个上下关联、人人互保、环环相扣的链,是一张错综复杂、紧密相连的网。回顾近期发生的重大事故,一次次映入我脑海的不外乎是以下内容:某人安全意识淡漠,严重违反《安全生产法》;某某安全责任心不强,麻痹大意习惯性违章;某某单位安全管理不严,尤其是现场安全监督检查不力等等。这些惨痛的案例,无不折射出我们的安全教育的缺失,表现出安全知识的宣传普及尚存很大的缺陷,我们安全管理的体系还是那么的脆弱!
细节决定成败,从某种意义上讲,安全管理是一件关系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企业兴亡的大事,我们只有在日常工作中切实加强基层单位安全建设,重视安全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目标,为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才能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安全就是效益”,这种观点应根植于每个人的心中。首先武装好自己,熟知熟会各项操作规程安全制度,认真学习安全有关法律法规;其次养成良好的安全操作习惯,杜绝习惯性违章,敢于同身边的甚至是上级的不安全行为较真儿;第三是勤于检查,及时发现整改事故隐患。排查安全隐患不留死角,针对习惯性违章较普遍,如果只在形式上讲安全,应付检查,那么即使是投入再大,付出再多,安全环境也不能得到本质改善,安全管理水平永远不能得到本质提升!如果每位员工在每日的工作中相互监督、相互提醒、相互检查,查找漏洞和薄弱环节,防止不安全的因素存在,杜绝事故隐患,从小事做起,就能筑起安全大堤。 无危则安,无损则全。安全就是人们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生命得到保证,身体免于伤害,财产免于损失。
让人人都来重视安全,时刻关注安全,将“安全生产”铭记心中,不折不扣地遵操作规程之章,守安全生产之法!让人人都清楚地认识到违章就是走向事故,就是伤害自己、伤害他人,甚至走向死亡。不要抱有任何饶幸心理,因为,或许一次小小的不经意的违章,就会造成很大的伤害或损失,就会变成违法。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真正意识到这一点,那么我们的安全生产工作必能做得更好,我们的企业就能长盛不衰,我们个人就能在一个安全和谐的环境中幸福生活。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上一篇: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
下一篇:安全生产,循规蹈矩是一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