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说明

火灾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2014-09-01   |   浏览:    评论: 0    收藏
  1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  1 1事故类型  广新控股集团所在大厦主体为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大,楼高层数多,建筑立面复杂。由于大厦配有食堂、高低压配电房、发电机房、仓库等设施,危险源较多,加上来访客人

  1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

  1.1事故类型

  广新控股集团所在大厦主体为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大,楼高层数多,建筑立面复杂。由于大厦配有食堂、高低压配电房、发电机房、仓库等设施,危险源较多,加上来访客人和大厦众多公司职工可能存在的一些不安全行为和大厦的设备设施的不安全状态,容易发生事故。事故类型为:火灾事故。

  1.2危险程度分析

  (1)建筑垂直距离高,人员疏散及火灾扑救比较困难,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施救高度有限,只能立足自救。

  (2)诱发火灾的因素较多,主要以电气、煤气、办公用品及其他可燃物质(如外墙面采用的涂料等)火灾为主。

  (3)由于高层建筑竖向井道较多,一旦发生火灾,垂直蔓延很快,容易形成立体火灾,疏散困难。

  (4)由于外墙体及室内装修材料混杂,发生火灾时通常会产生大量浓烟和有毒有害气体,如不及时控制,火势在短时内会迅速增大,很容易使人在短时间内中毒窒息而死,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亦将会使设备损坏、营运瘫痪、人员伤亡将更加严重。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根据本单位实际,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

  3组织机构及职责

  本预案的组织机构及职责原则上与集团综合预案相同。涉及集团公司的人财物应按集团综合预案要求为准。本预案以消防抢险、抢修组为主导。具体见图1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的监控与预防

  4.1.1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

  在各楼层危险部位安装火灾探测器(如烟感、温感),在值班室集中安装报警器。一旦发生火灾,报警器报警时,值班人员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并采用应急处置措施。

  4.1.2采取的预防措施

  (1)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2)健全安全生产组织机构。

  (3)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4)确保安全生产投入。

  (5)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一是公司主要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须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关主管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并取得安全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二是对其他从业人员须经本公司或委托其他单位进行培训;新员工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

  三是特种作业人员(主要指电工、装修人员、改建施工人员或外来施工人员等)须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和操作技能的培训,获得上岗证后方可上岗。

  (6)建立事故档案,做好各类事故(包括未遂事故)的登记;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处理事故,防止事故的重复发生。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各类安全档案资料。

  (7)不断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加强预案演练工作。

  (8)认真落实安全检查制度,加强防火检查。

  (9)保持办公及其他场所的环境卫生,保持清洁、干燥,物品摆放整齐,道路通畅。

  (10)加强办公设备维护保养管理,保持清洁,防止因电线破损、短路引起燃烧。

  (11)加强各部门办公室的电气管理,配合物业管理部门按照《用电安全导则》的要求,对电气设备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发现电气设备绝缘不良及线路绝缘老化,要及时更换电气设备、线路,严格按规范操作,同时要有使用记录。

  (12)配合物业管理部门对消防设施、设备检测检验工作。对消防器材和安全设施应定期进行检查,使其保持良好状态。

  (13)配合物业管理部门,按相关标准和规范配齐消防设施和急救器材,消防设施和急救器材应实行“三定”管理,落实责任人。急救器材配置应包括防毒口罩、防毒面具、急救药品、急救药箱等。

  4.2预警行动

  4.2.1事故预警条件

  当发生火灾事故时预警。

  4.2.2事故预警方式、方法和信息的发布程序

  4.2.2.1事故预警方式、方法

  主要采取如下几种方式预警:

  (1)大厦内火灾探测器(如烟感、温感)自动向消防监控中心报火警;

  (2)发现火情,及时通过手动报警按钮、消防电话或其它电话向消防监控中心报火警;也可直接拨打“119”向公安消防队报警;

  (3)大厦消防监控中心值班人员接到火警并确认后,要在第一时间拨打“119”向公安消防队报警。与此同时,立即通知物业管理部门。

  4.2.2.2信息的发布程序

  (1)一旦发生火灾事故,最先发现者,除立即处理外,还应以最快捷的方法(呼救或用对讲机)向本部门负责人及指挥部报告。

  (2)本部门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组织本部门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置,同时向公司应急办公室报告;

  (3)应急办公室接到事故报告后,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决定启动应急预案的级别和申请公司外部应急救援。

  发布内容:根据火灾的严重程度由应急救援指挥部确定后统一发布。各应急小组与部门根据发布的预警级别,开展应急救援与人员疏散工作。预警信息包括事故的类别、位置、事故性质、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5信息报告程序

  5.1报警系统及程序

  发生火灾,最早发现者应采用对讲机、手机向公司应急指挥部报警。

  5.2确定现场报警方式

  (1)大声呼叫;

  (2)利用对讲机与值班人员联系、报警;

  (3)利用移动电话、固定电话报警。

  5.3确定24小时与相关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

  (1)24小时有效的内部通信联络手段:

  应急指挥部电话:89203162

  (2)24小时有效的外部通信联络手段:

  火警:119

  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电话:84256516

  5.4明确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

  公司应急指挥部接到报警后,应迅速用广播或手机或对讲机通知本公司各部门及物业部门,同时迅速组织本公司应急人员进行灭火。

  5.5明确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

  发生火灾事故后,公司应急指挥部立即启动公司应急响应,配合物业管理部门组织消防抢险、抢修组人员展开灭火救援,同时用电话向119消防报警和区应急办报警。

  打“119”火警电话报火警,说清下列内容:

  (1)单位名称、地址、电话、报警人姓名;

  (2)什么物资着火;

  (3)火势火情如何。

  火警电话:119

  公司应急办电话:

  报警程序见图2

  6应急响应

  6.1响应分级

  针对火灾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本公司控制事态的能力,集团公司安委会根据事态发展决定是否启动集团公司应急响应程序。

  将事故分为公司内部二级应急响应和公司外部一级应急响应。

 

响应级别 条件 报告部门
公司内部二级应急响应 局部初期火灾 公司部门负责人、应急指挥部、物业管理部门
公司外部一级应急响应 公司内部二级响应不能处置且有扩大趋势 物业管理部门、区应急办
 

  6.2应急响应程序

  (1)最早发现者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应急办公室报告,同时向物业管理部门、区消防队报警,并采取一切办法切断事故源。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警后,应根据事故的级别,决定启动响应程序。

  发生初期火灾时,启动公司的二级响应,各部门应急人员配合物业管理部门参与应急行动。当公司与物业管理部门应急力量不能控制时,立即启动一级应急响应,向区应急办报警,请求支援。具体按综合预案有关内容执行。

  火灾事故应急响应程序见图3

  6.3事故处置措施

  (1)初期火灾,着火面积较小,由起火现场的工作人员从源头上消灭火灾(如切断泄漏源、移走易燃易爆物品等),正确使用消防器材(干粉灭火器、砂土等),按正确的灭火方法灭火,力争在火灾初期得到控制、扑灭火灾,力求最小的事故损失。

  (2)当现场工作人员不能及时扑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力量展开着火区域火灾扑救。

  (3)待物业部门组织消防抢险、抢修人员到达现场后,配戴好防毒面具,立即启动消防水泵,驳接好消防水带,用高倍数抗溶泡沫扑救火灾,同时用消防水冷却和保护未燃烧区,隔离现场,切断电源、火源,防止事故扩大、蔓延。扑救火灾时,若有人员困于火场之中,要优先救人,即“先救人,后救物”;用水压制火势,开辟出一条逃生通道。

  若火灾快速蔓延,可能影响周边单位或建筑物时,应对可能被影响的建筑物喷水进行冷却。

  当区消防队到来后,应急队员服从区消防队的指挥。如事故扩大有危及生命危险时,参与应急的队员应尽快撤离到安全地方。

  (4)保安值班队员接到事故预警信号后,立即派人到相关路口带引消防车。

  (5)警戒疏导组到达现场后,在事故现场周围设岗,划分禁区并加强警戒和巡逻检查。如当事故扩大危及到周围人员安全时,应迅速组织有关人员协助友邻单位、过往行人在政府指挥部指挥协调下,向安全地带疏散。

  (6)医疗救护组到达现场后,与消防队配合,救护伤员和中毒人员,对中毒人员应根据中毒症状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对伤员进行清洗包扎或输氧等急救处置,重伤员及时送往医院抢救。

  (7)后勤保障组到达现场后,及时组织事故抢险过程中所需物资的供应、调运。

  (8)通讯联络组,对内、外联系,准确报警,及时向社会救援组织传递安全信息,发布险情,进行现场与外界有效沟通,以获得有力的社会支援。

  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应急救援装备、物资、药品、消防器材、个体防护用品(具)均配置齐全,并规定定期检查保养,使其经常处于完好可用状态。

  8补充事项

  本预案有关现场处置方式只作为指导性方案,具体处置方法应以事故单位以及有关专家的意见为准,集团公司本部应急机构有关人员参与事故单位应急处置工作时应以集团公司综合预案中有关内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