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说明

某隧道项目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

2011-06-07   来源:安全文化网    |   浏览:    评论: 0    收藏

  为快速、有序、高效地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展,将事故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根据“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结合项目施工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此应急救援预案。

  一、职业病危害事故种类

  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事故易发点为隧道、密闭空间和电焊作业等。

  隧道施工中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瓦斯,通风条件不好时可能引起作业者中毒、窒息、死亡,甚至爆炸(爆炸应急在安全预案)。

  密闭空间作业时,由于通风条件差,氧气含量显著降低,二氧化碳含量增高,及地下其他有毒有害气体涌出,可能使作业者中毒、窒息、死亡。

  电焊作业时,如通风不良,作业者吸入大量氧化锰烟雾后,可引起慢性中毒。

  以上几种职业危害因素中毒症状:中毒者一般先出现头痛、心悸、恶心、呕吐、全身乏力等症状特征,如抢救不及时,重者可致死亡。

  二、职业病危害事故的预防

  1、按照集团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管理办法和管理制度做好职业危害因素日常识别、监测、治理等项工作,制定相应安全作业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

  2、对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人员应定期进行岗前培训及应急、急救知识的培训。

  3、根据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种类的不同,配备足够数量、种类的应急器材,应急器材要定时检查,做好标识、防止失效,并做好检查记录。

  三、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应急救援

  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的组成(联系方式)

  组  长: 陈志高                      电话:13400583001

  付组长: 白国峰     刘泽胜           电话:13935875019    13593364869 

  组  员:程先富 张宝林 毛立 李晖赵振军  高振文  万春                               电    话:13403583082

  2.各成员职责

  组长职责:准确掌握事故动态,制定应急救援方案,调动资源,执行有效处理措施,控制事故蔓延发展。

  副组长职责:协助组长制定或实施应急救援方案,解决抢险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向组长提出资源计划,及时报告应急救援预案实施情况。

  施工技术人员:负责组织供电、供水,物资设备的疏散及事故抢救设备的调动。

  职业卫生专兼职管理人员:负责确定现场安全救治条件,组织抢救伤员,后送治疗。

  财务、物资人员:负责事故应急所需物资供应。

  安全人员:负责组织事故地点安全抢救,事故调查,总结、上报。

  公安人员:负责现场安全警卫,疏散现场外围人员。

  3.应急救援器材及设备

  ①通讯设备: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对讲机。

  ②交通工具:供指挥、联系、救援的用车。

  ③急救药品及器材:担架、全面罩氧气瓶、急救药品等救援器材。

  ④合格的安全防护设施、个体防护用品、报警仪器、吊救装备。

  4、应急响应

  隧道有毒有害气体职业危害事故应急响应

  ①隧道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后,抢救领导组必须首先探明事故情况。并根据事故性质、发生地点、波及范围、人员分布、救援的人力和物力,制定抢救方案,立即组织抢救,在自救有困难时,应以最快的方式报告相关应急救援机构。

  ②尽快截断电源和可燃气体的输送,防止事态扩大;疏通事故发生现场道路,疏散人群到安全地带;强化通风,降低现场有毒有害气体浓度。

  ③救援人员进入现场时,必须携带1台全面罩氧气呼吸器和备用氧气瓶,以及氧气呼吸器工具和备件袋。

  ④在窒息区或有中毒危险区工作时,救援人员应保持在彼此能看到或听到信号的范围内;任何情况下严禁救援人单独行动,严禁通过口具讲话或摘掉口具讲话;带队者应经常观察组员呼吸器的氧气压力,并根据氧气压力最低的1名组员确定整个救援组的返回时间。
    ⑤救援人员应有明确分工,首先要救护遇险人员,同时要分别检查通风、气体含量、温度等情况,并做好记录,把检查结果标记在图纸上。当有毒有害气体临界使人窒息、燃烧或爆炸值(采掘工作面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5%、体积大于0.5m3的空间内积聚的瓦斯浓度达到2.0%、甲烷浓度达到2.5%)时,救援人员必须全部立即撤到安全地点,然后采取措施,排除危险。

  ⑥救援结束后,所有安装电动机及其开关的地点附近20m的巷道内,都必须经过通风和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查,证实浓度符合相关规定无危险后,方可恢复工作。

  密闭空间职业危害事故应急响应

  ①救援人员应具有在规定时间内对密闭空间的受害人员实施救援的能力,包括熟悉基本的急救、心肺复苏术和各种救援设施的使用。

  ②进行密闭空间救援时,应告知每个救援人员所面临的危害,进入前后定期检测的有毒有害因素结果,被援救者数量和身份。

  ③进入密闭空间前应拟定隔离、消除或控制职业病危害的措施、应急救援服务和呼叫方法、进入作业过程中作业者与监护者保持联络的程序,按要求提供的设备清单,如个人防护用品、检测设备、交流设备、报警系统、救援设备等,必须在做好各种应急准备后方可进入实施救援。

  ④实施救援前应检查、验证应急救援服务、呼叫方法的效果。

  ⑤救援人员必须携带安全可靠的个人防护设施:全面罩氧气瓶和吊救系统(吊救系统应符合以下条件:每个作业者均应使用胸部或全身套具,绳索应从头部往下系在后背中部靠近肩部水平的位置,或能有效证明从身体侧面也能将工作人员移出密闭空间的其它部位。在不能使用胸部或全身套具,或使用胸部或全身套可能造成更大危害的情况下,可使用腕套,但须确认腕套是最安全和最有效的选择)。

  ⑥救援结束后,必须经过通风和其他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查,证实浓度符合相关规定无危险后,方可恢复工作。

  急、慢性职业危害因素中毒人员的急救

  ①出现有毒有害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等)中毒症状应立即将病人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松解衣服,但要注意保暖。对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并注射呼吸兴奋剂,如山梗菜硷或回苏灵等,同时给氧。也可对昏迷者人中、涌泉等穴针刺,待病人自主呼吸、心跳恢复后方可送医院。

  ②锰中毒一般不需特殊药物治疗,脱离接触后症状很快消失。较重者可给予对症处理,如大量饮水、适当补液,高热时可适量服用解热镇痛药等。

  职业病危害事故救援结束后,应认真分析职业危害事故的原因和性质,进一步加大预防力度,同时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速度,增强应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