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海浪灾害

2006-11-22   来源:安全文化网    |   浏览:    评论: 0    收藏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   海浪是指由风产生的海面波动,其周期为0.5~25秒,波长为几十米至几百米,一般波高为几厘米至20m,在罕见的情况下,波高可达30m。由强烈大气扰动,如热带气旋(台风、飓风)、温带气旋和强冷空气大风等引起的海浪,在海上常能掀翻船只,摧毁海上工程和海岸工程,造成巨大灾害。这种海浪称为灾害性海浪。也有的把这种能导致发生灾害的海浪称为风暴浪或飓风浪。
  有史以来,全世界差不多有100多万艘船舶沉没于惊涛骇浪之中。中国古代航海文献中,多处记载了航海者与狂风恶浪搏斗的场面。隋唐时期,鉴真和尚在11年中东渡日本6次,前5次都因遇飓浪而失败。据史书记载,公元1281年农历6月,元世祖忽必烈命范文虎率10多万军队,乘4400多艘战舰攻占日本的一些岛屿。8月23日,一次台风突然袭击,战舰几乎全部毁坏、沉没,10多万军队仅3人生还。
  本世纪以来,中国近海和近岸曾发生许多次由于灾害性海浪酿成的沉船事故,导致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906年9月22日一次强台风袭击北部湾时,广西沿海沉船、倒屋、冲毁海堤、淹没农田不计其数,仅合浦县和北海市就死亡几千人。1922年8月2~3日(农历6月10日)广东汕头地区遭受一次台风暴潮与海浪袭击,使“无数乡村多被卷入海涛之中”,居民死亡7万余人。1923年8月18日的一次强台风,测到110节(55m/s)的最大风速和目测到波高近10米的狂浪,停在香港港内的16艘远洋船舶被狂浪抛上香港岸边,一艘潜水艇沉没。就是泊在九龙船坞内的1700多吨的“龙山”号轮船,也被风浪拉断锚链连同其他船只抛出海外,最后沉没,死亡40余人。1939年农历7月15日的一次强台风,风浪和海潮一起肆虐,导致滨海县的海堤决口,淹死13000人。
  台风型灾害性海浪是导致巨灾灾害的主要原因。据1982~1990年的统计,中国近海因灾害性台风海浪翻沉的各类船只达14345艘,损坏9468艘,死亡、失踪4734人,伤近4万人。平均每年沉损各类船只2600多艘,死亡520人。最严重的1985年共翻沉4236艘船,死亡1030人;1986年4102艘,死亡889人;1990年3300艘,死亡876人。
  
  
  ——摘自《安全科学技术百科全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

上一篇:洪涝灾害

下一篇:风暴潮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