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安全文化建设的根本是提高人的安全素质

2010-10-26   来源:安全文化网    |   浏览:    评论: 0    收藏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

  安全文化是人类在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历程中,在其从事生产、生活乃至实践的一切领域内,为保障人类身心安全(含健康)并安全舒适、高效地从事一切活动;预防、避免、控制及消除意外事故和灾害(自然的人为的);为建立起安全、可靠、和谐、协调的环境和匹配运行的安全体系而创建的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的总和。

  安全生产是铁路运输永恒的主题,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铁路、和谐社会的首要前提,是规范新体制下的安全管理,以文化提升安全文化管理水平的必然途径,也是发展高速铁路建设的客观要求,而安全文化建设的根本就在于提高人的安全素质。

  一、安全文化的起源

  安全文化来源于国外核安全文化的提出。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生了震惊世界的美国三厘岛和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故,美国三厘岛核电站事故主要原因是人为的操作错误。切尔诺贝利事故也主要是有关人员玩忽职守,违反工艺规程造成的。这两起恶性的灾难事故,给人们敲响了警钟。据统计分析,人因事故占伤亡事故的60%——80%,核电站的安全运行,不仅仅靠技术安全和安全技术,还要靠现代安全管理,而管理体系中最活跃的核心是人和群体的安全素养和安全意识,是人的科学思维方法,是人的安全价值观念和安全行为准则,而这一切都归结于人的安全文化素质。

  1989年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拿出的突破性的成果就是对人的因素的认识和安全文化的提出。它认为:核安全必须靠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安全素质和态度的总和来保证,它是一种超出一切之上的观念,即保证核电厂的安全问题,就必须绝对保证“安全第一”。

  现代安全文化认为,人是最活跃的因素,人既是保护的对象,又是难以控制的事故之源,因此要降低人为失误和灾难的风险,就要解决如何提高人的安全素质的问题。

  二、从安全生产原理看人的安全素质

  安全文化中的安全系统科学是研究如何运用系统理论对管理进行系统分析,以达到科学管理的优化目标。

  从安全系统的动态特性出发,人类的安全系统是人、社会、环境、技术、经济等因素构成的大协调系统。无论从社会的局部还是从整体来看,人类的安全生产与生存都需要多因素的协调与组织才能实现。从安全系统的静态特性看,安全系统论原理主要研究两个系统对象,一是事故系统,二是安全系统。这就是安全生产原理,如图:

  事故系统要素及结构

  安全系统要素及结构

  1. 从事故的角度来看,事故系统包含四个要素,即人——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的最直接因素;机——机的不安全状态也是事故的最直接因素;环境——生产环境的不良影响人的行为和对机械设备产生不良的作用,因此是构成事故的重要因素;管理——管理的欠缺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因素。具体分析:首先从人的要素看,事故的原因是什么呢?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如矿山、石油化工、道路交通等事故,80%—90%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近几年发生的铁路运输事故,85%以上是违章违纪造成的。其次,是机的要素,机的不安全状态如:标志不清、设备不良、线路不好,本质安全有缺陷、有隐患,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第三个要素是环境。自然环境的不良,如大风、暴雨、雪天,塌方、路基下沉、山体滑坡等;生产环境的不良,如卫生条件落后。第四个因素是管理欠缺,如:制度不健全,责任不落实,管理不到位等,这些也都是人因问题。管理的欠缺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因素。因为管理对人、机、环境都会产生作用和影响,而人又是管理的实施者,所以管理质量的优劣与管理水平的高低都取决于管理者的安全素质。因此管理因素也很重要。

  2. 从安全的角度讲,安全系统也包含四要素,即(1)人——人的安全素质(心理与生理;安全能力;文化素质);(2)物——设备与环境的安全可靠性(设计安全性;制造安全性;使用安全性);(3)能量——生产过程能的安全作用(能的有效控制);(4)信息——充分可靠的安全信息流是安全的基础保障。安全系统,首先强调的也是人的因素即人的安全素质是根本,其他三个要素也都必须靠人去执行、操作和管理,所以,人的安全素质至关重要。

  总之,认识事故系统要素,对指导我们从打破事故系统来保障人类的安全具有实际意义。当然,这种认识带有事后型的色彩,是被动的、滞后的,而从安全系统的角度出发,则具有超前和预防的意义。因此,安全系统原理给我们的启示是:不仅要打破一个事故系统,更重要的是建设一个安全控制系统,要建设一个安全系统,必须提高人的安全素质,从根本上解决“人因”问题。

  3. 人的安全素质。现代安全管理理论认为,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人的行为直接影响安全生产的结果,制约生产效率。而人们对安全生产的影响往往植根于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和实践,其影响作用演变的过程是人在安全意识方面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它表现为人的安全素质。

  人的安全素质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人的基本安全素质,包括: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意识;二是人的深层安全素质,包括:认知、情感、道德、伦理、安全观念和安全态度,以及行为准则。

  人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可以通过日常的安全教育手段而获得并得到提高,在社会和企业的日常安全活动中,如:宣传、教育、培训等,能够得到较好的解决和保证。而重要的是人的本质安全观念、态度、意识、道德、情感、认知等,只用常规的制度、法规是解决不了的,必须用文化手段,靠文化力来解决,这也是安全行为文化建设的难点和重点。

  三、从铁路行车事故中反思人的安全素质

  铁路大提速从1997年始至目前已经十年,提速十年来暴露出的问题主要是:第一、运输生产中职工的违章违纪成为安全的大敌;第二、因设备不良而存在隐患,以及施工中的违章违法所造成的事故也比较突出;第  三、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基础薄弱、责任不落实。

  案例一:2001年2月8日,焦柳线L361次旅客列车火灾重大事故。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某列车员抱棉被进入广播室后不慎将烟头掉落,在查找未果的情况下离开,致使广播室起火并发展到无法控制的地步,造成旅客列车火灾事故。2.深层次原因,一是“两违”突出,班组管理不严,现场作业失控。二是部分干部没有始终把安全放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位置。三是形式主义、好人主义突出,干部作风不实,缺乏责任感。

  案例二:2001年8月26日,侯月线清涧站旅客列车脱轨重大事故。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行李员在明知有大件货物掉入道心、未取出的情况下,盲目向助理值班员显示装卸完毕的信号,致使行李挂在运行的列车下,明知货物被挂而未及时向有关人员汇报,失去最佳防止时机。清涧站车站的值班员和禹门口站助理值班员在列车通过两站时并未对所发现的异常情况采取措施,致使事故发生。2.深层次原因,行李员安全意识淡薄,心存侥幸。后续车站工作人员应急处理能力差。部分工作人员责任心缺失。

  案例三:2004年11月19日,哈尔滨铁路局长滨线K340次旅客列车冲突重大事故。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职工现场违章作业、盲目乱干。制动员在调车机未到哈西支线挂车前,将手制动机松开,将副风缸的风放净,违背了《技规》第217条“挂车时,没有连挂妥当,不得撤除防溜措施”的规定,造成K340次旅客列车与哈西专用线溜出的8辆货车发生侧面冲突的重大事故。2.深层次原因:安全专项整治流于形式;防溜工作阶段性公关组织不力;干部作风不实,对重点、关键问题不能一抓到底,安全逐级负责制没有落到实处;系统专业管理不到位。

  上述三例事故充分暴露出安全管理失控,现场作业无序,职工两纪松弛,基本规章制度得不到落实,干部执行力弱化,作风严重不实,人的安全意识、安全观念淡薄,安全素质较低。

  四、靠安全文化手段打造人的安全素质

  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人的素质,安全文化建设主要是解决人的意识、观念问题。从企业来说,实现安全生产首先是要强化决策者的素质,这是前提;其次是强化员工的素质,这是基础。这就需要加强安全文化建设,通过文化手段,提高人的安全文化素质。

  我们建设安全文化目的是实现“预防文化”,实现生产的 “本质安全”。铁路运输生产的本质安全是通过追求人、机、环境的和谐统一,实现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设备无障碍和无隐患。实现本质安全,是提升铁路运输业市场竞争力以及保证运输安全的重要条件。

  强调安全文化建设的根本是提高人的安全素质,必须以安全观念文化和安全行为文化的教育为重点,培育和确立安全文化理念以及核心价值观念。第一、安全第一,永远第一,反映了铁路运输工作安全的重要性;生产安全,享受安全,反映了人在安全生产中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方式;安全就是品牌,安全就是效益,反映了铁路参与竞争的方式和手段,这些核心的价值理念就是安全文化建设的灵魂。第二、突出安全文化的思想性,以预防为主,总结经验为主,关爱职工为主。第三、安全文化建设具有刚柔相济的特点,安全规章制度是刚性的,带有法规的约束性和不可侵犯性。但安全生产的主体是人,人的工作以柔性软约束为主,是与规章制度的执行刚柔相济的。第四、安全文化建设的群众性特点突出,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是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离开了群众也就失去了文化性。

  安全文化建设可以使安全文化成为一种来自人的内心的最广泛的约束。它是最软的约束,也是最硬的约束,一旦成为自觉,它就不再是约束了,而是企业和企业员工共同的追求。这正是安全文化的魅力所在。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